用户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是:法律家 > 中国法学多用途教学案例库 > 判例法研究文献列表 > 专著与博士(后)论文列表 > 正文
    判例法研究文献
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侵犯财产罪(最新增补版)
2012年5月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至五庭 浏览:91
摘  要
本书为分指导案例,刑事立法、司法规范,审判实务释疑,专题论谈,经验交流,问题探讨,编辑部答疑和裁判文书选登等栏目。南英主编的《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4侵犯财产罪最新增补版)》内容包括:【指导案例】分类汇总了已出版的《刑事审判参考》在认定事实、采信证据、适用法律和裁量刑罚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详细阐明裁判理由,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刑事立法、司法规范】与相应案由指导案例配套的刑事法律、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其他规范性刑事司法文件。【审判实务释疑】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解答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法律适用问题。【专题论谈】由司法实务部门的权威专家就刑事法律适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疑难问题进行探讨。【经验交流】地方司法机关制定的刑事司法规范性文件及其背景说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对于某些问题的处理政策和意见等。【问题探讨】刊登相关学者与司法人员的研究文章,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编辑部答疑】编辑部解答读者在刑事司法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裁判文书选登】选择典型裁判文书进行刊登于评析,展现法官智慧,指出不足,促进裁判文书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目  录

指导案例
罗登祥抢劫、故意杀人、脱逃(未遂)案(第36号)——对在抢劫过程中杀人(致人死亡)的案件如何定罪处刑
魏荣香、王招贵、郑建德故意杀人、抢劫、脱逃、窝藏案(第76号)——单人劫狱的行为如何定罪
秦学荣抢劫、流氓、诈骗、侵占案(第44号)——被告人在审理期间死亡的,刑事责任、违法所得、民事责任应如何处理
庄保金抢劫案(第59号)——犯罪嫌疑人一经传唤即如实供认犯罪事实的可否认定为自首
包胜芹等故意伤害、抢劫案(第91号)——教唆他人抢劫自己与妻子的共同财产是否构成抢劫罪
戚道云等抢劫案(第92号)——为消灭债务采用暴力、胁迫手段抢回欠款凭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君等抢劫、杀人犯罪集团案(第116号)——犯罪集团应如何认定?犯罪集团案件是否应全案审判?
周建平、卫杨林、吴江、刘有志抢劫、敲诈勒索案(第117号)——如何正确区分抢劫罪与绑架罪、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黄斌等抢劫(预备)案(第139号)——犯罪预备应如何认定及处理
王国清等抢劫、故意伤害、盗窃案(第86号)——转化型抢劫罪的法律适用
刘汉福等抢劫案(第97号)——丈夫伙同他人抢劫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如何定性
郑小平、邹小虎抢劫案(第112号)——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他人提供贷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金义祥抢劫案(第121号)——抢劫致人重伤应如何量刑
明安华抢劫案(第134号)——子女进入父母居室内抢劫的能否认定为“入户抢劫”
何木生抢劫案(第147号)——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之区分
杨庆龙强奸、抢劫案(第154号)——检察机关在法定期限内口头抗诉、在法定期限后提出书面抗诉的是否有效
邹代明抢劫案(第159号)——设置机关将他人禁闭起来以得逞劫财目的的行为如何定性
扎西达娃等抢劫案(第184号)——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未成年犯罪人能否判处无期徒刑
郭玉林等抢劫案(第189号)——在共同抢劫中,部分行为人引起的致人重伤、死亡后果,其余未在现场的行为人应否对此后果承担责任
曾贤勇抢劫案(第190号)——携带凶器在银行营业大厅抢夺储户现金行为的法律适用
丁立军强奸、抢劫、盗窃案(第202号)——在假释考验期间直至期满后连续实施犯罪是否应撤销假释并构成累犯
亢红昌抢劫案(第203号)——无故殴打他人后临时起意乘机夺财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姜金福抢劫案(第204号)——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抢夺罪为抗拒抓捕当场实施暴力致人轻伤的如何处理
苗振经抢劫案(第230号)——被告人在被执行死刑前交代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伙同他人共同犯罪事实的应如何处理
王元帅、邵文喜抢劫、故意杀人案(第242号)——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张某某抢劫、李某某盗窃案(第244号)——盗窃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因为抗拒抓捕当场实施暴力转化为抢劫罪,其他共犯是否也随之转化
阿丹?奈姆等抢劫案(第245号)——刑事普遍管辖权的适用
杜祖斌、周起才抢劫案(第255号)——自动投案后没有如实供述同案犯是否构成自首
杨保营等抢劫、绑架案(第272号)——暴力劫持、拘禁他人之后迫使其本人交出现金行为的定性
陆剑钢等抢劫案(第288号)——入户抢劫中“户”的理解与认定
贺喜民抢劫案(第300号)——转化型抢劫罪之“当场”使用暴力,应当如何理解和把握
杨廷祥等抢劫案(第309号)——在个体家庭旅馆针对旅馆主人实施的抢劫是否构成“入户抢劫”
穆文军抢劫案(第321号)——盗窃未遂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能否构成抢劫罪
朱永友抢劫案(第322号)——在盗窃过程中使用暴力的直接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王跃军、张晓勇抢劫、盗窃案(第323号)——“飞车行抢”刑事案件如何定性
王胜平抢劫、强奸、盗窃案(第324号)——如何审查判断被告人的翻供理由
刘群、李国才抢劫、诈骗案(第289号)——对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一般不应适用死刑立即执行
王团结、潘友利、黄福忠抢劫、敲诈勒索案(第282号)——挟持被害人前往其亲友处取钱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姜继红、成盛等抢劫、盗窃案(第338号)——连续抢劫多人的是否属于“多次抢劫”
陆骅、茅顺君、石国伟抢劫案(第331号)——带领侦查人员抓捕同案犯未果后电话劝说自首的是否属于有立功表现
夏鹏飞、汪宣峰抢劫、敲诈勒索、盗窃案(第332号)——在实施敲诈勒索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使用暴力并当场劫取财物的行为是否需要数罪并罚
李政、侍鹏抢劫案(第391号)——针对特定的被害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实施抢劫是否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王建辉、王小强等故意杀人、抢劫案(第380号)——对共同故意杀人致人死亡的多名主犯如何区别量刑
魏建军抢劫、放火案(第401号)——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昏迷,又放火毁灭罪证致人窒息死亡的,是抢劫致人死亡还是故意杀人
范昌平抢劫、盗窃案(第402号)——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发现漏罪被判决后仍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是否需要重新核准
粟君才等抢劫、非法持有枪支案(第436号)——为抢劫而携带枪支,抢劫中未使用枪支的,不是持枪抢劫
谷贵成抢劫案(第441号)——如何把握转化抢劫犯罪既遂未遂的区分标准
韩维等抢劫案(第466号)——非法进入他人共同租住的房屋抢劫是否属于“入户抢劫”
张正权等抢劫案(第467号)——如何正确认定犯罪预备
沈利潮抢劫案(第468号)——行政拘留期间交代犯罪行为的能否认定自首
王国全抢劫案(第477号)——如何认定抢劫致人死亡
李春伟、史熠东抢劫案(第480号)——未成年人犯罪,法定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免予刑事处罚
弓喜抢劫案(第481号)——在意图抢劫他人数额巨大财物的过程中致人轻伤,但未抢得财物的,是否认定为“抢劫数额巨大”
王建利等抢劫案(第482号)——对抢劫国家二级以上文物的应如何量刑
侯吉辉、匡家荣、何德权抢劫案(第491号)——在明知他人抢劫的情况下,于暴力行为结束后参与共同搜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
何永国抢劫案(第497号)——审理共同犯罪案件后到案被告人时,对先到案共犯人的生效裁判文书所采信的证据如何质证
卞修柱抢劫案(第498号)——对推卸责任型翻供如何进行审查判断
寸跃先抢劫案(第572号)——死刑案件如何切实贯彻证据裁判原则
张世明抢劫案(第590号)——非同案共犯供述的证明力认定
龚文彬等抢劫、贩卖毒品案(第581号)——诈骗未得逞后以暴力手段取得财物的如何定性
吴灵玉等抢劫、盗窃、窝藏案(第499号)——揭发型立功中“他人犯罪行为”的认定
李官容抢劫、故意杀人案(第611号)——对既具有自动性又具有被迫性的放弃重复侵害行为,能否认定犯罪中止
卜玉华、郭臣故意杀人、抢劫案(第566号)——共同抢劫中故意杀人案件的认定和处理
王志坚抢劫、强奸、盗窃案(第613号)——如何把握抢劫犯罪案件中加重情节的认定
张令、樊业勇抢劫、盗窃案(第614号)——协助抓获盗窃同案犯,该同案犯因抢劫罪被判处死缓,能否认定为重大立功
龙世成、吴正跃故意杀人、抢劫案(第634号)——共同抢劫杀人致一人死亡案件,如何准确区分主犯之间的罪责
张红亮等抢劫、盗窃案(第637号)——劫持被害人后,要求被害人以勒赎之外的名义向其家属索要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夏洪生抢劫、破坏电力设备案(第643号)——骗乘出租车欲到目的地抢劫因唯恐被发觉而在中途放弃的,能否认定为抢劫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为逃匿而劫取但事后予以焚毁的机动车辆能否计入抢劫数额
刘兴明等抢劫、盗窃案(第660号)——盗窃后持枪抗拒抓捕的行为能否认定为“持枪抢劫”
章杨盗窃案(第45号)——窃取并变造已付讫的国库券再骗兑的行为如何定罪
高金有盗窃案(第52号)——外部人员与银行工作人员勾结窃取银行现金的行为如何定性
郝景文、郝景龙盗窃案(第60号)——利用计算机盗划银行资金再到储蓄所取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孔庆涛盗窃案(第106号)——窃取他人股票账户号码和密码后秘密使用他人账上资金高价买入朋友抛卖的股票从中获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陈家鸣等盗窃、销赃案(第140号)——如何认定事前通谋的盗窃共犯
文某被控盗窃案(第87号)——处理家庭成员和近亲属之间的偷窃案件应当注意的刑事政策
买买提盗窃案(第122号)——如何理解累犯制度、数罪并罚制度中的“刑罚执行完毕”
康金东盗窃案(第135号)——骗得财物保管权后秘密窃取代为保管的财物的行为如何处理
罗忠兰盗窃案(第160号)——如何正确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薛佩军等盗窃案(第191号)——盗窃毒品如何定罪量刑
梁某挪用公款、张某挪用公款、盗窃案(第194号)——如何通过客观行为判断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
赵某盗窃案(第246号)——如何区分盗窃罪和职务侵占罪
南昌洙、南昌男盗窃案(第273号)——对累犯“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要件的理解
钱炳良盗窃案(第325号)——盗买盗卖股票案件的盗窃数额如何认定
沈某某盗窃案(第315号)——对所盗物品的价值有重大认识错误的应如何处罚
叶文言、叶文语等盗窃案(第339号)——窃取被交通管理部门扣押的自己所有的车辆后进行索赔的行为如何定性
王春明盗窃案(第354号)——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传唤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能否认定为自首
闫新华故意杀人、盗窃案(第393号)——对既具有法定从轻又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的被告人应当慎用死刑立即执行
何荣华强奸、盗窃案(第411号)——如何理解“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董保卫、李志林等盗窃、收购赃物案(第381号)——投案动机和目的是否影响自首成立
韦国权盗窃案(第397号)——暗自开走他人忘记锁闭的汽车的行为如何处理
张泽容、屈自强盗窃案(第412号)——盗窃定期存单从银行冒名取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孟动、何立康盗窃案(第420号)——如何认定网络盗窃中电子证据效力和盗窃数额
张超群、张克银盗窃案(第427号)——窃取他人挖掘机电脑主板后向被害人索取钱财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周建龙盗窃案(第437号)——向被害人投案的行为是否认定为自首
焦军盗窃案(第442号)——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间重新犯罪如何计算未执行完毕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
陈建伍盗窃案(第460号)——盗窃邮政局金库中存放的邮政储汇款是否构成盗窃金融机构
马俊、陈小灵等盗窃、隐瞒犯罪所得案(第483号)——在盗窃实行犯不知情的情况下,与销赃人事先约定、事后出资收购赃物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共犯
朱影盗窃案(第492号)——对以盗窃与诈骗相互交织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吴孔成盗窃案(第493号)——保外就医期间重新犯罪的如何计算前罪未执行的刑罚
范军盗窃案(第508号)——偷配单位保险柜钥匙秘密取走柜内的资金后,留言表明日后归还的行为仍然构成犯罪
徐通等盗窃案(第515号)——先前宣告的数个缓刑均符合撤销条件的,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可以同时撤销缓刑
詹伟东、詹伟京盗窃案(第527号)——通过纺织品网上交易平台窃取并转让他人的纺织品出口配额牟利的行为如何定罪
林燕盗窃案(第557号)——保姆盗窃主人财物后藏于房间是否构成盗窃既遂
李富盗窃案(第558号)——开庭审理后发现检察机关起诉的案件系自诉案件的应当如何处理
杨聪慧、马文明盗窃机动车号牌案(第582号)——以勒索钱财为目的盗窃机动车号牌的如何定罪处罚
程稚瀚盗窃案(第602号)——充值卡明文密码可以成为盗窃犯罪的对象
郝卫东盗窃案(第615号)——如何认定盗窃犯罪案件中的“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
代海业盗窃案(第648号)——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如何数罪并罚
朱某故意杀人、盗窃案(第655号)——如何把握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
李春旺盗窃案(第661号)——在地方指导性意见对“入户盗窃”和普通盗窃设置不同定罪量刑标准的前提下,入户盗窃信用卡后使用的数额应否一并计入“入户盗窃”数额
蓝海诈骗案(第6号)——以传真方式进行经济合同诈骗案件如何确定审判管辖
龙鹏武、龙雄武诈骗案(第53号)——利用欺骗方法兼并后又利用职务便利将被兼并单位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如何定性
何起明诈骗案(第148号)——抢走财物后哄骗被害人不追赶的行为如何定性
王庆诈骗案(第161号)——骗购电信卡贩卖给他人使用造成电信资费巨大损失的行为如何定性
李志远招摇撞骗、诈骗案(第162号)——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财物的同时又骗取其他非法利益的如何定罪处罚
刘国芳等诈骗案(第185号)
——为获取回扣费以虚假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拔打国际声讯台造成电信资费损失的行为应如何定罪量刑
李品华、潘才庆、潘才军诈骗案(第214号)——故意制造“交通事故”骗取赔偿款行为的定性
程剑诈骗案(第256号)——猜配捡拾存折密码非法提取他人存款行为的定性
田亚平诈骗案(第301号)——银行出纳员用自制“高额利率订单”,对外虚构单位内部有高额利率存款的事实,将吸存的亲朋好友的现金占为己有的行为如何定性
黄艺等诈骗案(第451号)——设置圈套诱人参赌,以打假牌的方式“赢取”他人钱财的行为构成赌博罪还是诈骗罪
余志华诈骗案(第494号)——将租赁来的汽车典当不予退还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王微、方继民诈骗案(第591号)——将他人手机号码非法过户后转让获取钱财行为如何定性
詹群忠等诈骗案(第649号)——利用手机群发诈骗短信,后因逃避侦查丢弃银行卡而未取出卡内他人所汇款项,
能否认定为诈骗罪的未遂形态
张航军等诈骗案(第650号)——利用异地刷卡消费反馈时差,要求银行工作人员将款项存入指定贷记卡,当同伙在异地将该贷记卡上的款项刷卡消费完毕,又谎称存款出错,要求撤销该项存款的行为,如何定罪
王严侵占案(第7号)——侵占案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罗辉、王凌云等侵占案(第21号)——公司职员利用职务之便,内外勾结骗取公司代管的客户保证金的行为,应如何适用法律
汪美坤、李云田等侵占、盗窃案(第22号)——企业聘用的合同工人勾结外部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盗窃企业财物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张建忠侵占案(第318号)——雇员利用职务之便将个体工商户的财产非法占为己有的如何定性
刘珍水侵占案(第573号)——涉众型刑事自诉案件可以进行合并审理
杨飞侵占案(第583号)——如何理解和认定侵占罪中的“代为保管他人财物”
潘勇、王伟职务侵占、虚报注册资本、贷款诈骗案(第192号)——以非法侵占物进行抵押贷款、逾期不还贷行为的定性
于庆伟职务侵占案(第235号)——单位的临时工能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林通职务侵占案(第247号)——名义职务与实际职务不一致的应当如何判断是否利用了职务之便
张珍贵、黄文章职务侵占案(第274号)——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的认定
贺豫松职务侵占案(第452号)——临时搬运工窃取铁路托运物资构成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
王一辉、金珂、汤明职务侵占案(第461号)——利用职务便利盗卖单位游戏“武器装备”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虞秀强职务侵占案(第484号)——利用代理公司业务的职务之便将签订合同所得之财物占为己有的,应定职务侵占罪还是合同诈骗罪
刘宏职务侵占案(第516号)——用工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合同的情况下,原单位工作人员是否符合职务侵占罪的主体要件
钱银元贪污、职务侵占案(第642号)——如何理解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沈某挪用资金案(第174号)——追诉时效也应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沈卫国等挪用资金、妨害清算案(第269号)——妨害清算罪的具体认定
马汝方等贷款诈骗、违法发放贷款、挪用资金案(第305号)——单位与自然人共同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的罪名适用
向灵、刘永超挪用资金、职务侵占案(第290号)——吸收犯的具体认定
丁钦宇挪用资金案(第333号)——村民委员会成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个人借用村集体资金或者将村集体资金借给他人使用的,能否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王世清票据诈骗、刘耀挪用资金案(第387号)——勾结银行工作人员使用已贴现的真实票据质押贷款的行为如何处理
刘必仲挪用资金案(第窕2号)——彩票销售人员不交纳投注金购买彩票并且事后无力偿付购买彩票款的行为如何定性
盂铁保等赌博、绑架、敲诈勒索、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案(第74号)——扣押、拘禁他人强索赌债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陈宗发故意杀人、敲诈勒索案(第259号)——将被害人杀死后,以被害人被绑架为名,向被害人亲属勒索钱款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林华明等敲诈勒索案(第349号)——正确区分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
张舒娟敲诈勒索案(第443号)——利用被害人年幼将其哄骗至外地继而敲诈其家属钱财的能否构成绑架罪
苏同强、王男敲诈勒索案(第469号)——如何理解与认定刑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盲人”犯罪
夏某理等人敲诈勒索案(第509号)——拆迁户以举报开发商违法行为为手段索取巨额补偿款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张更生等故意杀人、敲诈勒索、组织卖淫案(第627号)——如何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单位
李彬、袁南京、胡海珍等绑架、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案(第571号)——帮人“讨债”参与绑架,与人质谈好“报酬”后将其释放,事后索要“报酬”的如何定罪处罚
张畏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伤害、贷款诈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非法经营、故意毁坏财物、非法拘禁案(第142号)——“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特征应如何把握
孙静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案(第310号)——非法“占有”与“毁坏”行为的区分
章国新破坏生产经营案(第291号)——为中大奖窃取摇奖专用彩球并改变其重量行为的定性
……
刑事立法、司法规范
审判实务释疑
实务探讨
热点问题
疑案争鸣
大案传真
裁判文书选登
附:高法公报案例
 
  • 公众用户指南
  • 法律专家用户指南
  • 特色服务
  • 客户服务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法绿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0066148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9层 邮 编:150000 E-mail:lawfae@163.com 传 真:(010)83113702
全部版权保留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4956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397-1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10190号
法律家官方微信二维码